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20151125 文化資產保存的傳統vs科技

文化資產保存的傳統vs科技

文化資產若以地面劃分,共有三層「地上、地下、水下」,這三層又分為有形與無形,共六大區塊。以有形來說,很多人好奇台灣的古物有什麼好挖的,全台許多地方都有考古人員駐點,跟大陸隨便幾千年的古物比起來,台灣古物稱不上「古」,沒個價值連城還搞到灰頭土臉。但文化之所以叫做文化,因為它是人類的一種生活方式,最遠可追溯到史前,當時並無畫作、無影片或相片紀錄,為瞭解這幾千年幾百年來的演變,我們必須藉由這些古物來研究、猜測、瞭解以前的生活方式。

大內公學校神社 天照大神1938年
以無形來說,許多技術即將失傳,例如神轎、蹻鞋、戲靴等等的製作方式,亦或是繪畫技術和少數語言傳唱,都有可能隨著時代與年輕人習性不同而快速進入歷史,這些都是2015年第一屆文化資產保存年會所討論的議題。

為保存這些珍貴的資產,學術界與業界做了很多功夫,他們少了市儈氣息和利益嘴臉,支撐的是股傻勁和興趣,在熱愛文物的圈圈之內也有最佳的資源整合示範,建築系做古蹟研究、造船系研發考古船、出土物結合人類學和醫學研究、修復技術結合物理和化學,以上這些再全部結合科技,科技可協助文物做進一步判斷之外,也可有大發現。

經費與研究限制:3D列印的概念也運用在古蹟重建,他們比較常講三維掃瞄,即使只有一兩片牆,也能重建當初的原貌,不過因為器材昂貴,大多台灣學者仍用照片合成來做(或畫畫autocad)。今年在台南孔廟泮池地下探測到一面疑似殘缺的牆,但尚無虛擬重建,僅能用推測來瞭解圍牆全貌;將陳澄波的畫作拿去長庚醫院“借”做X光,也是因為沒錢買文物專用的X光機;奇美博物館修復師也是因為國內技術有限,才到法國學習。

即使如此,他們還是期待科技帶來的優勢,例如感測器(sensor)可以裝在各博物館文物之前,除了偵測參觀者的觀賞心情,也能藉以監測溫度、濕度、人流,最主要目的還是要保護文物,讓它永流傳、讓更多人看到。所以「科技」不一定只能用在「科技」,也能用在「老物」。

考古人員發現一塊小瓦片都可以雀躍,因為它除了幫助我們追思歷史,也幫助我們保存尚未毀壞的文物(或文化)。「傳統有智慧,科技有優勢」,文化資產的保存不只是物件,也是生命。

相關新聞:
2015文資保存年會 提「文保方程式」
2015-11-25 15:11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╱即時報導

文化部文資局 計畫建立水下考古中心
2015-11-25 12:56聯合報 記者周美惠╱即時報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